王万山:绿色、智慧、协同,中国未来城市的多元发展路径
长江网讯 11月20日,第八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在武汉举行。豫章师范学院副校长王万山以《未来城市多元发展路径》为题作主旨演讲。他在报告中勾勒出全球及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蓝图,绿色、智能、协同成为核心关键词。
豫章师范学院副校长王万山作主旨演讲。通讯员供图
伦敦的低碳化改造、哥本哈根的五分钟生活圈、新加坡的数字孪生体系……王万山介绍了全球范围内未来城市建设的多元探索路径。同时,中国未来城市实践呈现出“技术赋能、融合发展”的特征,雄安新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为全球可持续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经验;杭州“城市大脑”、三亚 “超级大脑”分别以数据驱动提升治理效率与旅游服务质量;常州曹山未来城推动能源与空间深度融合,长三角都市圈则以同城化发展构建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
王万山表示,“十五五”规划为中国城市发展勾勒出清晰框架。规划提出“多中心、多形态嵌套”结构,强化城市群与都市圈协同;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型、中小城市及边境城镇特色化建设;构建“口岸-城区-产业园区”三位一体边境结构,提升边境城镇承载力;以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打造全域智慧化格局。
绿色智能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技术将成为城市转型关键支撑。王万山认为,数字孪生、光伏建筑一体化、无人驾驶、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将重塑城市形态,打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便民普惠的城市新样态。
王万山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要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通过人工运河织密水运网络,结合智慧物流与数据共享,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