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国同庆 科学筑梦——武汉科技馆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科普活动圆满落幕
长江网讯 家国同庆映华诞,月满团圆照万家。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暨传统中秋佳节之际,武汉科技馆精心策划推出为期八天的“家国同庆 科学筑梦”国庆中秋双节主题科普活动。本次活动融合科技元素与节日文化,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体验,为广大公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文化盛宴。
常设展厅新体验,互动探索乐趣多
双节期间,武汉科技馆常设展厅人气火爆。在交通展厅,“KeKe老师故事会”国庆特别活动专门开设“逐梦蓝天庆华诞——飞行发展史”主题课堂。由科普辅导员带领小朋友了解人类飞行史和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史,并观摩辽宁舰、歼-15、运-20等大国重器的模型和照片。宇宙展厅内,许多家庭在星空走廊流连忘返,在“月球空间”展区了解我国深空探测的最新成就。在生命展厅,小朋友们通过AR眼镜“漫步”侏罗纪世界,探寻地球生命起源的故事。
“KeKe老师故事会”国庆特别活动:“逐梦蓝天庆华诞——飞行发展史”主题课堂。 通讯员 供图
宇宙展厅内,许多家庭在星空走廊流连忘返。 通讯员 供图
“月球空间”展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通讯员 供图
生命展厅,小朋友们通过AR眼镜“漫步”侏罗纪世界。 通讯员 供图
科学实验秀燃爆全场,奇妙现象揭示原理
科普剧场推出的双节系列“科学实验秀”场场爆满。科普辅导员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惊险刺激的实验,展示了液体气化、拱形承重、热胀冷缩以及结构力学在生活中的神奇应用。
科学实验秀《舞动的空泡》。 通讯员 供图
科学实验秀《拱形的奥秘》。 通讯员 供图
科学实验秀《探秘红蓝》。 通讯员 供图
科学实验秀《以柔克刚》。 通讯员 供图
心理科普集市,关注心灵健康
国庆节当天推出的“心灵奇遇 玩趣相愈”心理集市成为新亮点。集市通过开设心灵OH卡、心理格盘、动物精神谕卡、曼陀罗绘画、答案之书、情绪大爆改、人偶心游,心灵驿站等摊位,为观众打造假期专属的心灵SPA。活动现场,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公益咨询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全社会关注心理福祉,营造了温馨、包容的节日氛围。
“心灵奇遇 玩趣相愈”心理集市。 通讯员 供图
观众参与“心理格盘”体验。 通讯员 供图
观众现场体验“曼陀罗绘画”。 通讯员 供图
科普沙画艺术,演绎科学与传统之美
独具匠心的科普沙画Show持续三天。沙画艺术家以沙为墨,以光为纸,在悠扬的乐曲中,将中国墨的千年历程、SIM卡的革新与变迁全新演绎,艺术化地展现了从古至今人类对科技的向往与文化的进步,为观众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此外,沙画Show的玩法升级,单一的金黄色沙画被施以“魔法”,幻变成五彩斑斓的彩色沙画,“食物的色彩”得以完美呈现,观众瞬间感受迎面而来的视觉冲击。参与体验沙画的小观众现场学习绘画天安门、长城、山川河流,写下对祖国母亲76岁生日的祝福。
“科普沙画Show”艺术化地展现从古至今人类对科技的向往与文化的进步。 通讯员 供图
小观众现场写下对祖国母亲76岁生日的祝福。 通讯员 供图
科学探究更有趣,点燃少年科学梦
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开设的双节专场“科学探究课”深受欢迎。低龄段孩子参与了“捕风计划”“藏在自然里的数学魔法”课程体验,在实践中探寻科学的奥秘;高龄段学生则投身于“月相转盘”“机械舞蹈”的挑战任务,锻炼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这些课程注重探究性与实践性,有效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科学探究课《月相转盘》。 通讯员 供图
科学探究课《机械舞蹈》。 通讯员 供图
科学探究课《藏在自然里的数学魔法》。 通讯员 供图
科学探究课《捕风计划》。 通讯员 供图
科创集市聚英才,创意产品展实力
在国庆佳节期间,武汉科技馆一楼的科创集市热度拉满!这里没有“远观”的科技,只有“上手”的乐趣——武汉科创集市携手科技企业带来“黑科技”法宝,观众零距离解锁“打印创意”“意念控物” 的奇妙体验。“投壶比赛”“10秒挑战赛”“最强大脑”等趣味互动,掀起一波互动热潮。
3D创意打印。 通讯员 供图
观众体验“智脑水舞”。 通讯员 供图
VR特展沉浸体验,穿越时空界限
双节期间,武汉科技馆特别引进的“穿越青铜纪之天下第一剑”VR主题展览为广大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观众戴上VR头盔,便可“穿越”时空回到青铜时代,见证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隐忍、坚韧不屈的复国之路。逼真的视觉效果和交互体验让观众跨越时空界限,在虚拟现实中拓展认知边界,感叹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
“穿越青铜纪之天下第一剑”大型沉浸式互动VR展览亮相武汉科技馆。 通讯员 供图
观众戴上VR头盔,“穿越”时空。 通讯员 供图
此次“家国同庆 科学筑梦”国庆中秋双节主题科普活动,不仅丰富了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更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了科学知识,弘扬了科学精神,激发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关注与热情。武汉科技馆将继续发挥科普主阵地作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