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来汉治疗一个多月,偏瘫的右半身“活过来”了,新疆61岁仝女士:脑机接口给了我希望

访客 2025-10-02 13:00:47 735

来汉治疗一个多月,偏瘫的右半身“活过来”了,新疆61岁仝女士:脑机接口给了我希望

  “没想到医院旁边的公园环境太好了,我现在右腿始终能控制,以后每天都要来走1公里!”“好!”近日,仝女士挽着丈夫孙先生的手,漫步在清晨的中山公园。今年61岁的仝女士,来自新疆乌鲁木齐,3年前突发脑梗,后来康复训练效果一直不佳。7月中旬,她随家人来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脑机接口医工融合门诊求治,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偏瘫的右半身“活过来”了 。

  来武汉治疗之前,仝女士走路很费力,出远门都要坐轮椅。

  如今,仝女士右腿运动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可以正常迈腿。早晨,仝女士挽着丈夫的手,来到中山公园走路,进行巩固训练。

  2022年1月,仝女士突发脑梗导致右侧肢体瘫痪。此后,她一直坚持康复训练但效果不佳,她的右腿跛行,右手蜷曲无法伸展,连基本的抓握都完成不了,生活依赖家人照料。今年7月中旬,她在病友群看到了“协和医院开设脑机接口医工融合病房让瘫痪患者靠意念动起来”的消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仝女士的家人驱车3000多公里,带着她来到武汉协和医院脑机接口医工融合门诊。

  姜晓兵教授团队接诊后,联合工程师为仝女士进行全面的神经功能检测,综合评估分析后,决定为她进行经颅磁刺激联合无创脑机接口复能治疗。

  脑机接口团队成员唐艳使用经颅磁刺激仝女士脑部相关区域。

  姜晓兵教授介绍,脑梗患者运动神经通路被“切断”,大脑无法指挥肢体行动,传统康复手段效果有限且进程缓慢。而脑机接口技术,能精准捕捉并解码患者“想动”的意念信号,将其转化为控制指令,驱动外骨骼辅助患者完成动作。这种“意念-指令-动作”的闭环反馈,可以强化大脑与肢体的神经连接,刺激神经重塑与修复,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仝女士用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做康复训练。

  在工程师的配合下,医生根据仝女士脑功能影像精准定位激活区域,通过经颅磁刺激调节神经兴奋性,并配合无创脑机接口的多模态脑控训练,促进右侧偏瘫肢体功能重建。在治疗过程中,医工团队实时监测她的脑电信号、肌肉电信号和运动学参数,动态调整治疗的强度和触发阈值,确保治疗方案始终契合她的康复进程。

  工程师为仝女士戴上脑机接口帽,并调试参数,做康复训练。

  仝女士接受功能性电刺激治疗。

  “之前3年多的康复训练都没看到什么效果,在这里治疗后恢复得超乎我的想象。”仝女士在病房中激动地说。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她的右手精细功能明显改善,可以捏起药片自行服用。8月18日,治疗一个月后,她的右手手腕力量明显增强,可以顺利完成握住水瓶喝水、掰啃坚硬的麻花等动作。目前,她的下肢运动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可以正常迈腿,走路也不“卡壳”了。“现在我的右腿可以轻而易举抬起来,走路时也敢把重心放右腿上了。之前看到医院旁边有个公园,一直想去看看,现在每天都可以走走了!”仝女士开心地说道,对接下来的康复治疗有很大信心。

  如今,仝女士右手精细功能明显改善,可以捏起小药丸自行服用。

  如今,仝女士右腿运动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可以正常迈腿,可以轻松抬腿上楼梯。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