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港澳大湾区学子看重湖北优势产业,不少人现场投简历
武汉热线wuhanews9月25日讯“湖北的经济活力很强,尤其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势头非常吸引人。”在2025年“博聚楚天·共建支点”湖北省赴粤港澳大湾区招硕引博活动现场,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域博士丘荣河表示,他对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博士后计划十分感兴趣,已与相关招聘负责人深度交流。
2025年“博聚楚天·共建支点”湖北省赴粤港澳大湾区招硕引博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这是湖北首次专程赴粤港澳大湾区招硕引博。据介绍,招聘会现场汇聚全省110余家重点用人单位,包括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汉江实验室、东风汽车集团、中国信科集团、中铁十一局、湖北联投集团等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央企和省属企业,共提供岗位1500个,其中博士岗位超700个。活动吸引了中山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43所高校的1300余名毕业生参与,不少人现场投简历,现场接收简历2700余份,其中博士近300人,大湾区学子对湖北发展机遇的认可度很高。
招聘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在福建龙岩长大的丘荣河,一直对荆楚大地心怀向往,曾多次到武汉旅游。而近年来,武汉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的系统化布局与全产业链生态的加速成型,更让他感受到这片土地“不仅有心仪的文化底蕴,更有扎实的产业土壤”。他在现场了解到,湖北明确提供站前引进、站中培养、站后跟踪博士后人才全链条资助体系,单人最高资助可达150万元以上。“放眼全国,这套政策的诚意与力度都极具吸引力。”丘荣河说。
另一边,来自澳门大学的湖北籍历史学博士刘晓欢,对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提供的科研岗位表现出强烈兴趣。“很想把所学带回家乡,”她说,“在湖北加快建成战略支点的进程中,迎接个人发展的春天。”据悉,省社科院此次带来了10个科研岗位,涵盖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需要博士以上学历,同时还计划招聘3名博士后。
粤港澳大湾区学子与用人单位火热交谈中。通讯员供图。
今天的湖北,倾心爱才待才,有青年才俊来鄂留鄂、共创未来的优越生态。湖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现场介绍,湖北正全力推进“才聚荆楚”“技兴荆楚”“博聚楚天”等系列工程,设立高层次人才“楚才卡”服务,系统构建从就业创业到发展晋升的全链条政策保障。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湖北聚焦创业扶持设立了三大种子基金,分别是10亿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0亿元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和10亿元实验室基金;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单人最高资助可达150万元;推进“十百千万”战略人才行动,计划3至5年内培养引进10名战略科学家、100名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卓越工程师和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