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厨师离职后,老板“请来”俩机器人大厨,问题是:炒菜好吃吗?

访客 2025-09-07 13:25:03 701
厨师离职后,老板引入了两位机器人大厨,关于机器人烹饪的美食质量,人们普遍关注炒菜是否美味,目前尚无具体评价,需进一步观察和尝试以判断机器人大厨的烹饪技艺和口感是否满足食客们的期待。

厨师离职后,老板“请来”俩机器人大厨,问题是:炒菜好吃吗?

  好厨师难找也难管,创业老板董泽军无奈陆续引入两台炒菜机器人替代离职的厨师,反而得到了顾客认可。9月7日,做了近30年厨师的董泽军表示,自己下一步计划新开一家只有机器人大厨的快餐店。

  机器人大厨炒菜好吃吗?

  9月6日11时许,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位于汉口马场路武汉天街的米禾堂快餐店,40多盆现炒菜肴整齐摆放在自助区,顾客按照需要自选,然后称重收费。

  米禾堂快餐店。 记者史强 摄

  店里五六十个座位,坐了不少人。“菜的味道不错,我很喜欢吃。”顾客杨勇是附近一家保安公司员工,半年前就开始在米禾堂用餐。他说,这家店的菜肴大部分都是炒菜机器人现场制作的,能现场看到制作过程,卫生让人放心,他和同事平时都喜欢来这里吃。

  机器人大厨炒出的饭菜。 记者史强 摄

  记者在现场店里看到,后厨与用餐区只隔着一道透明玻璃,工作人员借助两台打印机大小的炒菜机器人加工菜肴。机器人的显示屏上有菜单,工作人员点击要制作的菜肴,再根据提示依次投入食材和调味料,时间一到,一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就可出锅。据了解,一锅菜肴有2公斤到5公斤,制作时长只需几分钟,一个人同时操作两台炒菜机器人毫无压力。

  一名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操作两台炒菜机器人。 记者史强 摄

  长江日报记者每样菜肴都尝试了一点,这些菜的品相和味道与人工炒制的并无差异,有些菜甚至超过了一般的人工加工水准。以一道酸辣豆芽为例,豆芽晶莹雪白,入口爽脆入味。“要炒成这个水准,没有几年功力很难做到。”董泽军说。

  厨师难找又难管,老板用起炒菜机器人

  48岁的董泽军是仙桃人,1997年开始学厨,后来在多家大酒店工作过。2008年开始两次创业开快餐店均失败。2020年,他创办了米禾堂。

  炒菜机器人面板上的菜谱都是董泽军自己研发的。 记者史强 摄

  总结创业失败的教训,董泽军发现关键问题在于厨师。“让人满意的厨师难找,找到了也难管。”董泽军总结道,他原来店里请了3个厨师,每月工资奖金占到全店所有人力成本的一半以上,但有些厨师还经常消极怠工,做出的饭菜口味难以保持稳定,不少老顾客经常投诉,店里的生意因此下滑了至少30%。

  2024年8月,董泽军引入了一台湖北公司研发的肴滚牌炒菜机器人,试用效果不错。不久,3名厨师陆续辞职,他就干脆又买了一台,靠着两台炒菜机器人挑起了厨师的重任。他自己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给机器人研发菜谱。

  炒菜机器人在制作菜肴。 记者史强 摄

  据介绍,目前他已经研发成功数十道菜谱。“平时厨师放调味料都是凭感觉,现在就要精确到克数,让机器人进行标准化生产。”董泽军说,使用机器人后,不但菜品的质量保持了稳定,而且每月还能节能30%到40%。

  据介绍,目前店面从50多平方米拓展到260多平方米,中餐可以提供40多道菜,晚餐有20多道,绝大部分都是炒菜机器人完成。每天用餐的顾客有300多人。

  大厨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炒菜机器人不是我的竞争对手,只是一件工具。”30岁的小胡今年年初入职米禾堂,他原是厨师,现在负责管理和开发菜品,他表示自己并不担心会被机器人抢饭碗。

  操作人员用炒菜机器人制作菜肴。 记者史强 摄

  “有能力的厨师是不会被取代的。”董泽军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通过实践,他认为厨师和炒菜机器人可以并存,并成为好搭档,关键是厨师要改变角色,不能只会掌勺炒菜,不仅要会管理,还要有扎实的专业水准,能为机器人进行特色菜谱研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