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社区敞开门,能人来扎根”,武汉亲民化改造2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访客 2025-08-06 14:51:54 1394
武汉进行亲民化改造,成功改造了2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了社区敞开门,能人来扎根的理念,这些服务中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元化服务,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此举旨在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深化党群关系。

“社区敞开门,能人来扎根”,武汉亲民化改造2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全变了,这里成了大家的共享空间。”7月10日,武汉市洪山区美好新城社区大厅,居民刘先生带着两个孙女纳凉。“以前这里都是一排排办事柜台,现在成了居民的第二个家。”

  今年,市委社会工作部在我市启动社区亲民化改造项目,第一批26个社区撤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内的办事柜台,为居民腾出最大活动空间。

  社区亲民化改造如何改?如何长效运营?长江日报记者连日进行了走访。

  怎么改

  社区收到900多份居民建议

  澜菲溪岸社区内,居民们正在儿童成长空间内上早教课。 澜菲溪岸社区 供图

  盆栽、地坪、桌椅,7月3日,汉阳区江博社区楼顶平台,一个露天吧台雏形初现。

  今年,江博社区启动亲民化改造。如何改造,居民说了算。社区书记张慧说,撤掉办事柜台,仅保留政务、党务、应急三个办事桌面,其他空间都留给居民。

  “建议合理我们都采纳。”张慧说,辖区年轻人多,社区将办事区和儿童游乐场放在一起。有宝妈来办事顺口提了一句“小积木容易误吞”,社区便改了设计,换成稍大的墙面积木。

  亲民化改造前,各社区充分征求意见。汉阳区澜菲溪岸社区分组邀请老年、中青年、妇女代表等召开议事会征集建议。江汉区打铜社区邀请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成都天府社创中心等专家团队提供思路。

  “大家都忙,我们就发线上问卷。”江汉区云天社区书记刘阳说,辖区中青年白领多,社区发放线上调查问卷,收到900多份建议。社区位于王家墩公园内,便“摆摊”向游客征集建议,设置茶吧等游客服务项目。

  改造后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

  停满了婴儿车

  美好新城社区内,孩子们正在看书、自习。 长江日报记者杨荣峰 摄

  “你啥时候过来,等你下棋。”7月4日,洪山区美好新城社区一楼大厅,68岁的刘先生正在纳凉,催促小区棋友,两个孙女在一旁写作业。

  刘先生前几年跟着儿子落户武汉帮忙带娃。社区改造后,他在这里找到了下棋阵地。

  “多数都是新落户的年轻人。”社区书记涂贻伟说,围绕“双职工年轻父母+幼龄孩童+带娃老人”需求,社区腾出大片亲子活动区域,打造“全龄共享空间”——孩子看电影、看书、自习,老人下棋、聊天,年轻人在餐吧做轻食。“6月1日,改造完开放,门口的婴儿车停了一整排。”

  记者看到,社区图书馆内,部分书籍已被孩子们翻得卷页,播放室内,电影排期到了7月底。

  各社区充分利用改造成果,因地制宜运营社区空间。汉阳区江博社区打造共享自习室,单独朝街面开门,居民夜间也可扫码进入。江汉区横堤社区服务青年路一带楼宇,设置临街落地窗商务议事区。

  “我们这儿就是大型图书馆。”汉阳区五麟里社区书记熊雅娴说,社区的借阅书籍分散在不同楼层,这次在一楼新设图书馆,将所有书籍集中,服务辖区1000多名孩子。

  社区敞开门

  能人来扎根

  金色城市社区内,居民们正在纳凉看电视。 长江日报记者杨荣峰 摄

  “我在这里给孩子们教了十多年的软笔书法,不要钱,全凭兴趣和社区划的地。”7月9日,洪山区金色城市社区,72岁的石维林老人正在整理书法材料,为暑期托管备课。

  金色城市社区副书记周文君说,巩固改造成果,长期坚持要靠社会资源参与。

  “每周有软笔书法课、创意美术课等大量公益活动。”周文君说,社区提供场地,发动社区能人、大学志愿者、共建单位力量等资源,提供满足全年龄段人群的各类活动。“发动的资源多,社区也获评‘五星暑期托管班’。”

  在社区大厅,记者看到,老人、孩子、年轻人在放映室看电影,一位老人躺在捐助的按摩椅上,一边按摩一边看电影,悠然自得。

  不少社区发动社会资源,赋予亲民化改造以长效活力。江汉区常二社区挖掘“维修大师”韩宗霖师傅,为居民提供公益或低偿维修服务。汉阳区江博社区发动社区能人,博采众长,提供产品设计、软件开发、珠宝鉴定、宠物医疗等咨询服务。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