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飞虎队后人:“与中国人民成为一生的朋友”
美国飞虎队后人表示,与中国人民的友谊是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他们感激中国在二战期间的坚定支持和无私援助,使他们共同抵御外敌,保卫家园,这段跨越国界的友谊历经风雨考验,愈发坚固,他们依然珍视与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共同铭记历史,传承友谊,他们表示,中国人民不仅是战友,更是一生的朋友,这种跨越时空的友谊,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宝贵回忆。
7月27日晚9时,长江荣耀号游轮划开墨色江波。甲板上,飞虎队飞行员李国静中尉的女儿安娜·李轻抚栏杆,凝望长江两岸的璀璨灯光楼宇时感慨:“这里就是父亲战斗过的地方。”长江之夜,几十名中美学生的歌声《天下一家》随风荡开,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对年轻人们说:“我想要说的一个词是合作——这是飞虎精神的要义。”
中美青少年一起合演《We are the world》。 记者史伟 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组织了约100名美国学生及部分飞虎队老兵后代组成的代表团访华,开展夏令营及相关研学、参访活动,7月26日至30日访问湖北武汉、红安,旨在感受真实中国,增进中美青少年交流,共同纪念飞虎队与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很多学生听过飞虎队故事
“武汉的中学教育让我们耳目一新。”27日上午,格林一行参观了武汉大学附属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
在武大附中,3名高三学生用纯英文向访问团一路介绍学校的历史。在校史馆内,安娜驻足于《珞珈山中学流亡日记》前,该日记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武汉大学被迫搬离珞珈山、全校师生西迁四川乐山的历史,武大附中随之更名为“武汉大学附设珞嘉中学”,在艰苦的环境中学校仍传承了“校可迁、学不可废”的文明韧性,此后,日记成为抗战教育的一手史料。“你们的历史很悠久,将两国感情一直绵延。”格林说。校方向代表团赠送了武大历史建筑模型拼图作为纪念品,他们高兴地当即打开并主动合影。
访问团代表手握武大附中赠送的纪念品合影。杨小宇 摄
在华中师大一附中,校方向访问团介绍,华中师大一附中自2015年开办航空实验班以来,配备了专业的航空教学设备和模拟飞行教室。在访问团来校前,很多学生就已听说了飞虎队的故事。
参观结束前,格林对学生们的科技成就和国际视野十分赞赏,他拍了拍一名高中生的肩膀:“你在这边学习一定很开心,很满足。”
格林与武大附中三名高中生合影。杨小宇 摄
那是父亲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这是安娜带着女儿第一次来到武汉。她向记者感慨,武汉的建筑、城市景观、餐厅,还有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好。 “我很震撼中国人民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创造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发展成就。”
此次来中国,安娜随身带了一本书《乘风而行的勇士》。她介绍,这本书是和父亲一同活下来的战友所写,“我父亲给了我这本书,还在书中标注了他纵身入火海救援队友的场景”。
安娜在长江轮船上。实习生孙奕文 摄
安娜说,此行她代表父亲——飞虎队中唯一的华裔美国人。“我的父亲出生在纽约,但我的爷爷是湖南人,所以我的姓是李。”
安娜回忆,在自己小时候,父亲就经常提起他在飞虎队飞行的那段时光。“他对他在中国战斗的那段时间感到非常骄傲。”父亲曾说,他一生中感受最好最温暖的时光就是受到中国人的帮助、与中国人民在一起的时候。
“在父亲眼里,中国人民善良、聪明、慷慨。”安娜说,这次来武汉她非常开心,也感受到武汉人的热情,“希望以后有机会多来中国游玩、交流,与中国人民成为一生的朋友。”
敬佩历史里互助的两国人民
晚上9时,轮船从鹦鹉洲长江大桥下穿过,江风带着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天气非常温暖,比我住的费城要温暖、湿润一些,我很喜欢。”来自美国费城的高中生娜迪娅·萨拉蒙望着轮船窗外的大桥说,“这桥真壮观,造型很特别,刚看到时就觉得很惊艳。”她接着说,“我听说过飞虎队的历史,特别敬佩他们以及在那段历史里互助的两国人民。”
来自美国西雅图西区高中高三学生内森·博默说:“这不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前几年去过北京、昆明,不过武汉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这个城市很有魅力。”他笑着比画,“江边这些有历史特色的建筑也很吸引我,和灯光相映特别美”。
詹姆斯·博默在甲板上自拍。记者李春 摄
内森·博默的父亲詹姆斯·博默此次也来到武汉,他在美国军队服役期间了解到飞虎队的历史。詹姆斯认为:“当国家遇到需要团结合作的时候,陈纳德这样的关键人物就会涌现。”他强调,这趟旅程是美国人与中国朋友建立关系的重要过程。
在荣耀号上,来自江汉大学的大学生石刘昕带来一曲古筝《盛世国乐》,美国青年瑞·马可主动走上舞台,表示也想演奏一曲古筝。“瑞雪兆丰年,我觉得这个意头很好,所以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瑞·马克正在准备汉语水平测试。
演出高潮,几十名中美青少年一起合演《天下一家》。舞台上,两国青少年并肩而立,歌声交融。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共同记录下这个传递着和平、友谊与团结的温暖时刻。
链接>>>“飞虎队”故事
1941年,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亲切地称这支部队为“飞虎队”。援华作战期间,2000余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200多名飞虎队队员被中国民众营救,许多中国人在营救过程中献出了生命。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成立于1998年,是旨在促进中美航空历史事件研究和纪念的美国民间友好团体。2023年9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习近平强调,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